舒淇哽咽表白冯德伦:谢谢你娶一个不常在家的女人
舒淇凭借《女孩》,舒淇拿下了第30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,哽咽这是表白她第一次当导演兼编剧。
领奖时刻,冯德舒淇激动得哽咽,伦谢感谢了团队小伙伴、谢娶投资人、舒淇前辈、哽咽家人,表白尤其感谢冯德伦,冯德“感谢一直非常支持和包容我的伦谢先生,谢谢他娶了一个不常在家的谢娶女人”。
冯德伦隔空凡尔赛:又赢?舒淇家里没位放啊导演!果然糖还是哽咽老的甜。
舒淇说到这部电影,表白“希望受过伤的女孩们能勇敢走出自己美好的未来”。
从剧透就能看出,《女孩》是一部半自传电影,高度贴合舒淇自己的经历,有家庭暴力、母女羁绊、女性成长多条支线。背景是1980年代,迷惘中长大的林小丽遇见自在生活的李莉莉,第一次看见世界的色彩。
女主的名字林小丽,取自舒淇的本名林立慧。还没上映,关注度已经拉满。
媒体热衷渲染她从艳星到导演的逆袭,但当对女性的关注点聚焦在多穿或少穿了哪一件衣服的时候,世界已经变得太狭窄了。
我更想追溯,从被全家否定到被全球认可,她是怎么走出创伤,疗愈自己的。
这与几乎每个人有关——你在少年时,是否曾被打压、否定、嘲讽?是否曾被困在潮湿的雨季,怎么也没有力量走出来?
舒淇的人生开局就是烂牌,“我没有童年”。
妈妈18岁就生了她,过两年生下弟弟。自己根本还是孩子,完全不懂养育子女,骂女儿最多的一句就是“怎么会有人长得像你这么丑?”情绪失控就对她打骂。
爸爸暴戾,喜怒无常。舒淇小时候每次一听到他摩托车回家的声音就特别害怕,能跑多远就跑多远,三更半夜也要躲起来。
一家四口挤在一室一厅,厕所是公用,洗澡只能在厨房。
她特别敏感叛逆,学会了抽烟、喝酒、打架,五年离家出走二十多次,跟一帮朋友狂飙机车,后背、腿脚留下许多疤痕。
有一次出了车祸躺在医院,妈妈一进门就对她劈头盖脸大骂。
可是妈妈走出病房后,在走廊上哭得声嘶力竭。她和很多人一样,终生都学不会表达爱。
舒淇说年轻的自己就像一条船,一直在漂泊,看到有港口可以靠了就停一会,再漂到另一个港口。
为了养活自己和家人,舒淇16岁就在懵懂状态下去做模特,20岁独自去香港,拍《玉蒲团》成名,却也留下长久难以甩掉的负面标签。
初到香港,她住闷热狭窄的地下室,白天拍戏,晚上对着广播电视逼自己三个月学会粤语,三年里几乎没休过假。港片黄金时代虽然远去,她依然搏出了一片立足之地,直至获得第16届金像奖最佳女配角,转型实力派。
1998年演《玻璃之城》,很多人觉得她配不上黎明,各种谩骂讥讽,她顶着巨大压力拍完,没想到上映之后大获成功。
2005年刚拍完《最好的时光》,舒淇患上抑郁症,每天喝酒、吃安眠药,依然无法入睡。蔡康永在节目上问:“做演员开心吗?”她瞬间失控,哭到停不下来,节目只能暂停录制。
她一度非常害怕看见侯孝贤,但也是他,成了她的贵人。
在《刺客聂隐娘》剧组的时候,侯孝贤问:“你要不要当导演?”这是第二次这样问。她难以置信,“你真的觉得我可以吗?”侯孝贤答,是的。
贵人的出场,并不是身罩圣光,脚踏祥云,他们往往以最寻常的方式,不经意间出现。
幸好,她接住了。
逐渐走出早年阴影之后,舒淇因为稀缺的“松弛感”“活人感”备受女生们追捧。
但起初,她却是装的。
“其实从来都没有自信过,都是装出来的。比如走红毯的时候,(会害怕)衣服到底好不好看、美不美,拍戏的时候,适不适合这角色,演得好不好……所有的自信都是因为很多不自信的累积,你必须要把这个东西克服,必须得走出那一步。”
对待别的事,其实也是这样——允许害怕,允许恨意,允许逃避,允许自己一度零落枯萎。然后用腐烂的过往,滋养心智的重生。
对父母,并不逼迫自己一定要原谅,要和解。她只是尽力逃离他们,逃得远远的。然后在漫长的求生中,自然而然理解了可悲之人的可怜之处,生出慈悲之心,消解了过往,而不是强行与谁和解。
因为不强迫,她才能够在获奖的时候,坦然感谢了父母。
对恋爱,无论黎明、张震还是王力宏,她都曾被挑剔、被刁难、经历波折无疾而终,最终与相识超过二十年的好友冯德伦结婚,不硬凹大女主独美的流行人设,也不苦苦纠结“到底是友情还是爱情”,参透了生活的本质就会明白,长久陪伴的第一性原则是彼此舒适,而不是追究一个名词解释。
也因为明确地知道,一个原生电池不足的人,很难成为一个有能量的父母,所以她选择了不强求、不伤害。她养猫咪狗狗,收集各种可爱玩偶,满足依恋需求,也很好不是吗。
所以,她一切的经历明明很苦,却并没有被迫害感,她把自己重养了一遍,直至如今49岁,在入行的第30年,拥有了花白的头发,和山水万重之后带伤的坦然。就像王菲的歌,“赠我一场病/又慢慢痊愈摇风铃/赠我一场空/又渐渐填满真感情。”
从受害者,到主导者,对于舒淇来说,这是比获大奖更为珍贵的事。
心理学有句很著名的话:自我并不是一个固定实体,而是一种持续被构建的体验。接近禅宗说的“无住为本”。
所谓翻盘,大约就是——正视痛苦,逃离伤害,接纳自我,疗愈重构,活在当下,保持正念。
你说呢?
(责任编辑:热点)
-
新京报:广场观赛遭撞致伤 海淀法院判踢球者王凯赔偿张洋7万余元
据《新京报》报道,张洋在体育文化广场内绿茵场边活动时,被背身拦截足球的王凯撞伤,张洋遂将王凯诉至法院。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经审理,判决王凯赔偿张洋医疗费、护理费、营养费共计7万余元。张洋诉称,某日下午 ...[详细]
-
港股科技板块十月开门红《投资者网》崔悦晨十月伊始,A股市场在政策密集落地与经济数据边际改善的双重作用下,呈现出震荡企稳的态势。与上半年相比,市场情绪虽未彻底反转,但悲观预期已得到显著修复。据摩根士丹利 ...[详细]
-
网易财经9月24日讯 工业和信息化部、自然资源部、生态环境部、住房城乡建设部、水利部、农业农村部印发《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—2026年)》,严格水泥玻璃产能调控。严禁新增水泥熟料、平板玻璃产 ...[详细]
-
记者获悉,日前,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厅设立6个“厦漳泉省内通办窗口”,进一步助力厦漳泉都市圈规划建设,让群众办事越来越便利。据悉,泉州与厦门、漳州于今年2月全面启动开展厦漳泉地 ...[详细]
-
什么仇,什么怨?能让一个精壮的男子抬脚,踹向一个年迈的老太太。 5日晚,南安微信朋友圈流传着一段“男子踹老人”的视频,网友的情绪都“炸开&rd ...[详细]
-
当地时间10月2日,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发表声明称,在刚刚过去的9月,原本预计进入加沙地带的援助卡车数量为1.8万辆,但实际仅有1824辆,仅相当于加沙地带居民实际需求的10%左右。声明称,以军持续对加 ...[详细]
-
当地时间10月2日,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发表声明称,在刚刚过去的9月,原本预计进入加沙地带的援助卡车数量为1.8万辆,但实际仅有1824辆,仅相当于加沙地带居民实际需求的10%左右。声明称,以军持续对加 ...[详细]
-
传达学习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90周年座谈会精神7日,省委常委、泉州市委书记王永礼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,传达学习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90周年座谈会精神, ...[详细]
-
海峡网4月11日讯 泉州网记者 陈灵)10日晚10点多,市民张先生拨打泉州晚报社24小时热线96339称,约9点半,他开车经过泉州医高专南门门口,看到一位男性躺在机动车道中央的双实线附近,身后一大摊血 ...[详细]
-
新华社多哈10月1日电记者汪强)美国驻卡塔尔大使馆1日公布总统特朗普日前签署的一项行政令,内容为美国承诺保障卡塔尔安全,强调对卡塔尔“领土、主权或关键基础设施”的任何武装袭击将被视为对美国和平与安全的 ...[详细]